
与橡胶表现出的反弹趋势不同,炭黑的价格已稳居高位多时,近期更是刷新近十年新高。生意社数据显示,12月14日,炭黑基准价为12250元/吨,较9月初基准价上涨超22%。
橡胶、炭黑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轮胎价格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并非眼下轮胎企业集体喊涨的主要因素。
“其实去年行情不好的时候,企业同样面临着成本压力,而目前合成胶、助剂、钢帘线等价格下调一定程度上也对冲了天然橡胶、炭黑的涨价压力。”山东一位轮胎经销商韩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内某轮胎生产企业高管也表达了与之相似的观点。该高管表示,推动轮胎企业集体提价的主要因素,或许还是下游需求的回暖,特别是海外市场,订单的恢复非常明显。
“今年三季度,海运速度明显回升,海外轮胎经销企业短期内库存快速增长,一度导致国内的轮胎生产企业订单不足。而由于欧美地区汽车保有量的基数较高,消费需求坚挺,随着海外经销商库存的消耗,目前新增订单已有明显改善。”该企业人士表示。
外销型企业业绩有望修复
过去一年,受原材料及海运成本上涨、国内需求转弱等多重压力,轮胎行业经历“至暗时刻”。国内主要的轮胎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甚至亏损。
而今涨价函纷至,会对轮胎企业的业绩起到一定的修复。但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喊涨的轮胎企业中,多是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内销型轮胎企业则鲜有发声。
如前文中提及宣布调价的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其中赛轮2021年度海外销售占比高达75.76%,玲珑2021年度的外销比例也逼近5成。
与此同时,近期国外头部轮胎企业也集中宣布了调价计划,且调价幅度较国内企业更大。比如,米其林轮胎将自2023年1月起对部分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以及公路和采矿商用产品价格调涨9%,韩泰轮胎的提价幅度也达到4%。
对此,前述经销商韩先生表示,预计国内物流行业的恢复仍需一定时间,加之天气逐步转冷,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国内市场整体较为萧条。贵州轮胎(000589.SZ)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不排除后续市场需求有好转的预期,但就公司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市场的回暖尚不明显,还谈不上拐点。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轮胎销售收入73.39亿元,其中国内销售占比超7成。有分析人士表示,海外需求的回升让外销型胎企在眼下的这一轮涨价行情中占据C位,加之海运费已大幅回落,外销型胎企有望在四季度率先实现业绩上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