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应用领域日益多元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2022年11月15日,主题为“零碳中国氢能未来”的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召开。国家发改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表示,将推进重点领域深度减排脱碳,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汽车和重型机械应用,推动氢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沈表示,“按照氢能中长期规划和部署,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完善氢能标准化管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等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发挥区域优势,促进氢能合理布局。”
 
 氢能的应用领域日益多样化。
 
 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胡仙度假村,许多市民正骑着新型氢能源共享两轮车环湖行驶。“不需要用力蹬脚,起步的时候稍微用力一点,然后用脚轻轻转动就可以了。”姚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骑马的经历。
 
 这是中国第一辆氢能源共享两轮车,今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试运营。中国氢产业大会期间,有100辆氢能共享两轮车供与会者体验。
 
 包括氢公交车、氢环卫车、氢渣土车、氢冷链物流车、氢能共享两轮车、氢能游船、氢能农业等一系列最新的氢能应用成果,也在展会期间亮相。
 
 在室外展区,一辆蓝绿色的“氢城快车”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据广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氢能冷链物流车是一款定制化的物流运输解决方案产品,由公司与氢能领域的高水平院士和上市公司团队共同研发。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迅速。
 
 作为大会同期活动之一,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与产品展览会(CHFE2022)同期拉开帷幕。来自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汽车制造、制氢、储氢、加氢等领域的300多家企业参展。
 
 在卢普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燃料电池2号馆的展区,一套S1200燃料电池系统非常引人注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刚刚推出的新产品。发电效率比上一代提高20%,系统净效率高达60%。梯形双极板设计可以使气体通道由宽变窄,增加气体流量,提高燃料效率,为燃料电池提供高功率输出,每公里耗氢量更少,整体成本更具竞争力。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细分领域的突破。近期氢燃料电池汽车交付运营开始密集落地。
 
 40辆搭载易华通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和60辆搭载福田汽车重塑科技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开始陆续交付,分别为北京建工集团和宜家提供运输服务。8月初,杰氢科技、重塑科技、航天氢能等6家公司的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集体“出发”;8月下旬,200辆装有柴蔚动力氢燃料电池的城市公交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和其他车辆已在山东潍坊投入运营。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纳入能源战略布局。此后,多地积极响应,出台措施鼓励氢能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相关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46家央企开始布局氢能产业。
 
 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产业基金等方式布局氢能项目。今年以来,东华能源、粤水电、杭氧、迪维讯等a股公司纷纷涉足氢能。
 
 10月31日,圣元环保发布公告称,拟投资12.65亿元,分别在厦门和泉州建设氢能研究所及固体储氢系统氢能设备组装项目、活化及应用项目。公司表示,将在氢能领域发力,以绿色制氢、氢气提纯、固体储氢材料技术迭代、氢气运输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为重点,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广汇能源10月17日公告,拟投资1.34亿元建设绿色电制氢与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加氢站+氢燃料重卡”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10月13日,杨明智能生产的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成功下线,具备10%至110%宽带调谐制氢能力,实现了吸收可再生能源波动的技术突破。
 

本文经自动排版过滤系统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