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日本法律,如果孙正义的持股比例达到66%,他可以强迫其他股东出售,在某些情况下也无需支付溢价。
私有化软银猜测再度升温
事实上,近年来软银内部就始终不乏对私有化的争论。支持者认为,私有化将使软银摆脱监管和股东对投资和人员配备的审查。一位了解孙正义想法的人士曾表示,如果他能负担得起,他就将把软银私有化。
SMBC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高级分析师Satoru Kikuchi也指出,“软银在当前其实没有什么保持上市的理由。该公司完全可以在不上市的情况下筹集其所需要的资金,而且没有公共实体的限制和成本。上市并不适合软银目前的商业模式”。
不过,据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孙正义的许多副手依然反对私有化,理由在于——这将是一项巨大的财务承诺,不仅将消耗管理层的注意力,也将使得公司缺乏现金来进行收购和投资。
按照软银目前的市值计算,假设需要购买该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MBO(管理层收购)的价格将在500亿美元左右。“这将使得孙正义没有钱再去做他想做的投资了,”Redex Research的分析师Kirk Boodry表示。
此外,私有化也可能会危及孙正义个人的债务融资条款。孙正义大约三分之一的软银持股目前已被作为抵押品,而由于愿景2号基金的大跌,孙正义在9月底时已经欠下软银47亿美元。
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Yoshimitsu Goto)曾驳斥了市场的猜测,即该公司最近的一系列股票回购是在为MBO做准备。
当然,孙正义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现金流,以尝试完成对软银的私有化,一定程度上或许也将取决于软银此前收购的芯片设计公司ARM明年的IPO进展。软银希望在IPO时为ARM寻求高达600亿美元的估值,这几乎是2016年收购该公司时的两倍。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这样丰厚的回报不仅可以为软银的投资提供收益,也将可以为尝试私有化开辟道路。其他能迅速提升软银现金流的方法,则包括了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商汤科技和DoorDash等的股份。日兴证券的Kikuchi表示,“软银私有化不会是明天就发生的事情。但如果你谈论的是明年或后年,这是可行的。”